蒙古包里的礼俗文化
发布时间:2017-12-27 11:20
蒙古族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,不管是贵客来访还是家庭聚会,男女老幼都要举止得体,否则会被认为是粗鲁的,甚至是不吉利的。万一是不懂蒙古族规矩的外人犯了忌讳,主人虽然心里不快,但都会大度地原谅他;如果是本族的人没有遵守相应的礼仪和规范,那就会被看成是一种不尊重、不友好的表现而受到其他人的鄙视。
过去蒙古人出行都是骑马,一旦进入了别人的浩特里,首先要做的就是勒马慢行。这是一种有礼貌、守规矩的做法,和现在在住宅小区里开车要减速是一个道理。屋里人一听到外面有动静,首先会让孩子出门看看。看见有客人来了,他们便回屋告诉大人,然后举家出动,到蒙古包外,甚至是浩特的外面将客人迎进家里。如果客人来了而里面的人又没听到,客人不能往屋里张望,更不能上前敲门。正确的做法是在外面喊一声“诺亥豪力!”(“看住狗”的意思),或是咳嗽一声,告知对方自己的到来。还有一些事情也需要注意,比如当看到蒙古包外挂着一张弓或是一块红布的时候,说明这家人刚刚喜得贵子。挂弓代表生了男孩,挂红布代表生了女孩。由于蒙古人对新生儿特别呵护,担心外人把不洁之气带给婴儿,所以一般情况下客人就不能进入这座蒙古包。如果客人是专程前来探望,根据牧民的习俗,他们会先被请到其他的蒙古包里烤烤火、歇歇脚,过上半个钟头让不洁之气散掉,然后才能接近母子。这种做法看似有不少迷信的成分,但是通过短暂的“隔离”,确实能避免某些疾病的传播,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。
在蒙古包里,保持得体的坐姿是非常重要的。男人最排场的坐姿是盘腿坐,在公开场合中,只有官宦、长者、喇嘛才能采用这样的坐姿。另一种常见的坐姿是单腿盘坐,即一条腿盘坐在身下,另一条腿弯曲而立,撑在身体的侧前方。需要注意的是,立起来的必须是靠近大门的那条腿,意在把不好的东西挡在蒙古包外。所以坐在西边的男人要立右腿,坐在东边的女人要立左腿。还有一种坐姿是跪坐,这在古代是平民拜见可汗、那颜时的姿势,同时也是祈求吉祥平安时的姿势。在蒙古族眼中采用跪坐并不有损尊严(长辈在晚辈面前不能跪坐),而是一种表达虔诚和友善的方式。